表面上看,某些中介利用经营贷与房贷利率的“倒挂”,可以解居民的“燃眉之急”。实际上,有关操作的合规性和经济性都值得商榷。多方应继续协同发力,大力压缩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套利空间,坚决落实中央关于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要求。
近期,因国内疫情多地散发,部分居民收入波动,可能影响个人房贷按时还款。对此,国有大型商业银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已明确表示,满足条件的客户可申请房贷延期还款。以上表态很快获得点赞,不少网友跟帖称:金融服务有温度、负责任。
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,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,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,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%、100%的再贷款支持,引起市场广泛关注。
当前,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,甚至有的超出预期,经济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。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,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。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提出“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”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,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”。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》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建设成就时强调,完善宏观经济治理,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。在总结和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,立足新发展阶段,聚焦高质量发展,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进一步找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发力点,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,具有重要意义。
近年来,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违法违规金融机构的查处力度,且查处范围不断扩大,甚至对一些机构开出上亿元“超级罚单”,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。但从监管处罚情况来看,金融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,甚至是屡查屡犯。
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,亟需夯实信用基础。近日中办、国办发布《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》提出,要以坚实的信用基础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。
民营经济在稳增长、稳就业、调结构、促创新中有着重要作用。然而,当前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,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加深,为民企拓宽融资渠道,解决生产经营面临的现金流问题,尤为迫切。
当前,一些市场主体受到疫情严重冲击,需要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。4月6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,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
金融稳定制度的顶层设计出炉。4月6日,中国人民银行就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(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。草案征求意见稿共六章四十八条,对金融风险事前防范、事中化解、事后处置作出了全流程全链条制度化安排。
近日,光大银行发布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。这是光大银行从2010年以来,连续第12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。
近日,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再加码。3月31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,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,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,期限为7天,中标利率为2.10%。